自学校第一届党代会以来,图书馆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目标,强化统筹图书资源和各类数据库建设,改善图书馆内部环境和硬件设施,为读者提供最佳学习空间环境。
一、加强资源建设,文献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统筹文献资源建设
三年来通过开展读者需求调研和书刊荐购,紧密联系教师教育教学及学生考研需要,征求各学院教师的意见,保障年生均增购图书2册,截止2023年12月,藏书总量137.56万册。
数据库资源订购在保持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增订百链云、读秀、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等数据库;电子图书152万册,电子期刊6820种。馆藏资源稳步增加,基本形成了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二)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部署数字图书馆建设
建设智慧图书馆一期工程,本次智慧图书馆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括图书编目射频RFID改造、自助借还、盘点机、门禁道闸、工作站及部分文化走廊、部分应用服务系统筹,将来还要继续二期项目,进行智慧化提升服务。
二、细化管理,做好图书馆基础服务工作
(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图书馆。
三年来,我馆邀请本馆信息咨询部同志进行关于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基本知识等方面的讲座,参加省图书馆创新业务培训,馆际交流等。
为进一步提高馆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定期开展馆员业务技能大赛。每个月召开一次全体馆员会议,每星期召开一次馆务会议,发扬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
(二)学党史办实事,改善图书馆学习环境。
创造条件增加座位108个,累计自习座位754个,阅览座位3446个。更换图书馆阅览室和走廊灯具500余盏,解决阅览灯光暗淡问题。添加直饮热水机5台,解决读者喝水难问题。增开5楼特藏文献室,4楼捐赠图书调整到5楼特藏文献室,馆员自己动手移库图书12万余册,方便读者阅览和利用捐赠图书。图书馆领导干部每天值日检查解决工作问题,目前图书馆每日进馆3600余人次。
(三)开展信息素养培训工作,打造萍院文化阵地。
图书馆积极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和毕业生论文撰写指导,覆盖所有的新生和毕业生;举办读者协会线下活动年均9期,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用户增至近15000人,开辟了“萍乡地方文化”“好书推荐”“高教资讯”“红色文化”等专栏,开辟“真人图书馆”人文讲坛类育人项目,定期推送图书馆资源利用服务。
践行“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服务理念。定期发布最新书目推荐,吸引读者;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多渠道建立期刊目次、书目检索和信息检索,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加强阅读推广,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组织读者协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导读、阅读辅导活动。活动依托“经典研习”“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三大工程系统推进,已成为彰显传统文化育人特色的品牌。针对新生读者开展了“数据资源推广周”“我最想读的十本书”等阅读推广和图书荐购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使用效率和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利用参考咨询群、网络咨询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解答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江西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全国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网等为读者提供文献代查代检和文献传递服务。年均受理课题咨询和专题信息服务达1500人次,提供文献传递服务1200人次,解答读者咨询3500人次,推送服务信息50篇。
四、砥砺前行,未来工作展望
1.加强党建引领,落实责任担当。组织员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责任制。
2.完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保障体系,加大数字资源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力度,确保读者文献资源利用需求。
3.加强深层次高水平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提升参考咨询馆员在学科服务、定题服务、专题情报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4.加快建章立制工作,完成图书馆各项制度的修订、完善和增补,加强制度的学习和检查落实,以制度保障各项工作有序高效。
5.加强安源红色文化、萍乡工业文化等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整合萍乡地方文化资源,为文化强市注入新动力。
6.落实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引进计划,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馆员学习培训机制,不断提升馆员综合素质。
7.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馆员从事与图书馆专业、技能相关的研究工作,以工作带科研,以科研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