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江西萍乡:敖笑之】想念我的恩师(散文)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6-09-27 来源:萍乡日报

离开赣西小城萍乡,至今已有六年之久。期间,回去过四次,但每次都是行色匆匆,来不及见上恩师一面。或许是想见,却又不敢相见。

    从萍乡师范毕业后教书七年,之后又创办精英写作艺术学校,至今日再次回归教育行业,近三十年来,多次跨行跨界,历经坎坷,辗转反复,其间心酸,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

    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在我终又回归教育即将与学校老师们欢庆教师节之际,我突然颇为想念我的恩师刘建明先生。

    1986年秋季,我在萍乡师范读二年级。刚一开学,戴着金边近视眼镜,显得瘦小而又文质彬彬的班主任颜家明老师带着一位年轻男子走进教室说,根据学校安排,从本期开始,将由刘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并教我们的《文选和写作》课。

    “我姓刘,名建明。”刘老师于是一个箭步跨上讲台,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一边说,“建明者,意思是将与同学们一起建设美好的明天……”他还说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学生,听说未来将有美好的明天,自然高兴不已,也深深地记住了他的姓名。

    大家于是热烈地鼓掌。

    其时,先生从江西师大毕业两年,之前在3003新葡的京集团(原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教书。先生教我们时年仅二十四岁,比我们也就大七八岁,比年纪稍大的学生,只大个四五岁。先生年轻、帅气,标准的长方形脸庞红润而富有光泽;梳着小奔头发型,头发油黑光亮;双眼皮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热情洋溢。先生面容慈和,一笑起来,脸上还会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先生是萍乡湘东人,讲起课来,普通话略带湘东口音。他的课讲得生动有趣,尤其是讲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更是绘声绘色。讲到精彩处,常常丢了课本,手舞足蹈。对语文情有独钟的我,自然听得如痴似醉。也就是在二年级,我的内心悄悄地种下了文学的种子,并且固执的认为,文学是有思想的学生的必然选择,以致于偏科特别严重,物理、化学课上,我都基本上是在偷偷地读文学著作或者是文学理论书籍。课余时间几乎是全部投入在阅读和写作中去了。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读郑义的中篇小说《老井》,我读完第一遍,又读第二遍,仔细阅读,反复揣摩,竟然一个晚上没有睡觉。第二天上物理课,我竟然睡觉了。情况反映到先生那里,先生问明缘由,不但没有严厉批评我,还充分肯定我的好学,只是要我不要严重偏科。随后,又介绍我加入学校嫩芽文学社。

    而更让我感动并使我坚定了文学道路的,是先生对我写作的鼓励。那时,我们每周都要写周记,先生对我的周记都有详细的批阅与点评。记得二年级暑假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搬运走一座小山坡的土方建设操场和音乐楼。劳动结束后,先生布置写一篇周记。那时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将其写成一篇5000多字的报告文学《在建校的劳动日子里》交了上去。我没有想到,先生在文后用漂亮的行书写了整整两大页评语,充分肯定我的文章“有灵气,文笔流畅,细节生动形象……”这让我激动、感动了好一阵子,至今犹为历历在目。

    正是有了先生的鼓励和肯定,我对文学的兴趣愈加浓厚,并不断练习,也开始有一些诗歌在校刊发表,甚至可以对一首短诗写出千余字的评论来,在班上也被同学们誉为“才子”。

    毕业后,一次去先生家拜访,临走,先生又从书柜里取出一本《诗词例话》赠送给我,并在扉页题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予以劝勉。我也不负先生所望,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并且混得了作家、诗人的头衔。凭着写作的特强,我的工作岗位也多次调整,越来越好,最后还考入萍乡日报社当上了一名编辑,编辑之余,新闻、文学写作齐头并进,且小有名气。为此,先生多以我为骄傲,每次聚会时,对我多有褒勉,让我也多少有一些小小得意。

    毫无疑问,先生就是我的文学启蒙人。

    不仅如此,先生还在我创业之初对我无私帮助,在我迷途之时对我谆谆教诲,在我深陷困境之中慷慨解囊助我以解燃眉之急……毋庸置疑,先生就是我的大恩人。

    2005年夏,我创办了精英写作艺术学校,并请先生当顾问给予指导。先生毫不犹豫地应允了。后来,我创办《精英教育》杂志,先生又应邀担任顾问。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无私的帮助,不取分文报酬。

    也许是我前面的路走得太顺利了;也许是我缺乏人生的历练与修养,也许是……我骄傲自满了,在学校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我交友不慎迷上了赌博勿入歧途,加上后院起火,最后竟然让红红火火的学校举步维艰。每次见到我,先生总是语重心长地劝我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要我赶紧金盆洗手。然而,扳本心切和不服输的个性,却让我越陷越深,终止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2009年的冬天的一个午后,寒风凛冽,冷雨如霜。百般无奈之下,我向先生开口借3万元钱应急。先生满口答应,说过两天就给我。

两天后,我又拨通了先生的电话。其时,先生正在学校办事,就叫我到他家里去,说师母在家,他会跟师母说好,叫她去银行取钱给我。我以为这只是托词而已,就说,不方便就不麻烦了。

    他说:“你去就是,没有问题的!”果然,我去了,师母就取了银行卡在附近的银行取了钱给我。我甚至来不及跟先生说一声“谢谢”,拿了钱赶紧回去开了工资。后来,我还了两万,至今还欠着一万。

几年过去了,半个月前,我找出先生的电话,鼓起勇气拨通了先生的电话。听到是我的声音,先生十分高兴:

“有邦吗?哎呀!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过得好吗?”

听到这句亲切的问候,我竟一时无语哽咽。我说起借钱这件事,先生安慰我说:“没有关系。你也是有特殊情况,我理解你。只要好好活着,好好工作,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我相信你!”

其实,先生也是靠拿工资吃饭的,又数次家庭变故,并不富裕。然而,我却辜负了先生的期望,事业溃败,文学创作也没有更大长进。每次想起这些,我的眼里总是泪水盈眶,内心懊悔不已,五味杂陈,针锥一般。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明唐甄《潜书•讲学》诗云。是的,恩师刘建明先生与我,实为亦师亦友,实在是我的荣幸!.

    恩师现为3003新葡的京集团文学院院长,也已经步入知非之年。屈指数来,先生从教至今三十二年了,可谓桃李满天下。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谨以此文先给我的恩师刘建明先生,衷心祝愿他身体健康,开心快乐,并要说一句——

    老师,您辛苦了!我想念您!

 

                                  2016年9月2于笑之斋

 

【作家简介】

 

敖笑之,原名敖有邦,籍贯江西萍乡。现居湖南长沙。1969年生。曾用笔名一帆、方文、傲雪、金鳌洲。中共党员,大学法律本科学历。萍乡日报社在编编辑,编辑职称。作家、诗人。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诗词学会会员、萍乡新闻学会会员。

19岁师范毕业教书7年,当过教导主任和校长,后历任镇宣传干事兼党政办秘书、县检察院政工干部、萍乡日报社编辑、萍乡市作协副秘书长、安源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萍乡市青年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安源文艺》杂志副主编、《精英教育》杂志总编、萍乡市精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精英写作艺术学校校长、海南省萍乡商会主任兼副秘书长、海南金芦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企划部总监、湖南吉美生物发展有限公司行政人力部经理等职务。现任湖南三葵教育集团星沙旗舰校校长。

在个人创作中,有通讯《“妈妈学生”圆了大学梦》等30余件采编作品获得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江西新闻奖、“新世纪之声”征文大赛奖等各级各类各等次奖项80余次。与人合作编辑出版《大地春秋——< 萍乡日报>复刊20周年获奖作品集》。

文学方面,涉猎散文、诗歌、小说、评论、杂文,作品约60余万字。以诗歌创作为主。有《欲化的薄水》、《拥有诗歌的日子叫美丽》、《一篇发人深省的好小说》、《“如果”爸爸》等散文、诗歌、小说、文学评论等作品发表在《方圆》、《星火》、《创作评谭》、《未来》、《中国诗人》、《萍乡日报》、《赣西文学》、《新华论坛》等。散文《欲化的薄水》、诗作《拥有诗歌的日子叫美丽》、文学评论《让灵魂在生命之河诗意的漂流》等数十篇文学作品入选《萍乡当代作家与作品》数种文学作品集。

2004年出版个人诗集《雪夜阳光》,并获萍乡市第六次优秀文艺作品政府奖(1999年—2009年)优秀作品奖。散文作品集《笑之眯眼看海》、诗集《游牧的远方》正在整理之中。

与人合作编著《萍乡新诗选》、《萍乡当代作家与作品》、《怀抱南方——白白诗歌选》等文学作品集。

策划、主编出版姚茂初长篇小说《好世界》。



"; var content = ""; var st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intTabel').innerHTML; //获取需要打印的页面元素 ,page1元素设置样式page-break-after:always,意思是从下一行开始分割。 content = content + str; printStr = printStr+content+"adminwp-adminbackend
"; window.document.write(printStr); window.document.close(); //这句很重要,没有就无法实现 window.print(); }